老年人如何预防失智症?
来源:三亚乐天老年公寓发布时间:2023-10-15 09:54:28
1.坚持运动健身
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人,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相比,其失智症的发病几率相对较低。因为运动有利于改善促进海马等大脑内部血流循环和代谢,进而帮助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淀。
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,也会诱发高血压,糖尿病,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。但现实是,当人逐渐老去的时候,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下降,也就越来越容易肥胖,我们可以发现,身边的中老年人大多都是偏胖体型。所以,要加大运动量,保持体重。特别是随着年龄增加。腰腿的肌肉力量也会随之下降,于是老年人变得容易摔倒。摔倒往往会导致骨折,卧床不起,可能会诱发失智症。因此,适当运动,拥有一个完美的身材,既可以帮助提高生活质量,也有利于预防失智症。
2.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
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三高人群也越来越多。中老年期的糖尿病病,高血压,高血脂等生活习惯正式脑血管障碍型失智症的高风险因素。在生活中,我们不应该只顾舌尖上的味蕾享受,要保持合理的膳食习惯,注意营养均衡,杜绝三高上身,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。
3.预防生活习惯病
最新研究表明,生活习惯病还会加快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速度。因此,预防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也就是在预防失智症。如果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等症状的时候,马上就医,经行治疗,控制血压血糖。
4.重视智力活动
保持用脑习惯,有利于帮助预防失智症。
老人还在上班的时候,大脑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中,但是一旦退休后,大脑开始处于休闲状态,这种情况非常容易患上失智症。所以,对于预防失智症,我们可以加强老人的大脑工作强队,让老人的脑子运转起来。比如,和好友打打牌、外出旅游、学习专研烹饪或者是学习手机电脑的使用,这些都可以保持老人的大脑运转,进而帮助预防失智症。不妨一试。
5.多与人沟通交流
保持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,避免出现闭门不出和孤立的生活状态。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生活烦恼等也容易诱发失智症。尤其是精神抑郁,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,会大大增加失智症的发病几率。
可以适当的让老人尽可能多的参与社交活动。但是必须要征得老人的同意,当老人不愿意参加的时候,不应该强迫老人与他人接触,特别是已经患有失智症的老人。从生理上,社交互动确实有利于刺激大脑功能区,从而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进程。但是长辈的心理感受同样重要,不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收到抑郁、焦躁等负面情绪。
预防失智症,是一项漫长的工程,我们也可以从小做起。上面提到了失智症危险因素也包括社会孤立、教育不足、运动不足、抑郁、吸烟、听力障碍等。那么,如果在少年时期就加强教育,形成强壮的神经网,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“大脑是由很多的神经细胞构成,这些神经细胞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特定的神经网,然后开始运作思考。一般认为大脑神经网完善的人,即使罹患大脑疾病,其大脑机能衰退速度和程度也会相对较为缓慢”
王吉彤博士表示让孩子在读书时期多受一些高等教育,可以延缓失智症发病年龄的推迟,更甚至预防失智症的发生。

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人,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相比,其失智症的发病几率相对较低。因为运动有利于改善促进海马等大脑内部血流循环和代谢,进而帮助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淀。
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,也会诱发高血压,糖尿病,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。但现实是,当人逐渐老去的时候,身体的新陈代谢逐渐下降,也就越来越容易肥胖,我们可以发现,身边的中老年人大多都是偏胖体型。所以,要加大运动量,保持体重。特别是随着年龄增加。腰腿的肌肉力量也会随之下降,于是老年人变得容易摔倒。摔倒往往会导致骨折,卧床不起,可能会诱发失智症。因此,适当运动,拥有一个完美的身材,既可以帮助提高生活质量,也有利于预防失智症。
2.保持健康的饮食生活
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三高人群也越来越多。中老年期的糖尿病病,高血压,高血脂等生活习惯正式脑血管障碍型失智症的高风险因素。在生活中,我们不应该只顾舌尖上的味蕾享受,要保持合理的膳食习惯,注意营养均衡,杜绝三高上身,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。
3.预防生活习惯病
最新研究表明,生活习惯病还会加快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速度。因此,预防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也就是在预防失智症。如果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等症状的时候,马上就医,经行治疗,控制血压血糖。
4.重视智力活动
保持用脑习惯,有利于帮助预防失智症。
老人还在上班的时候,大脑一直处于高速运转中,但是一旦退休后,大脑开始处于休闲状态,这种情况非常容易患上失智症。所以,对于预防失智症,我们可以加强老人的大脑工作强队,让老人的脑子运转起来。比如,和好友打打牌、外出旅游、学习专研烹饪或者是学习手机电脑的使用,这些都可以保持老人的大脑运转,进而帮助预防失智症。不妨一试。
5.多与人沟通交流
保持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,避免出现闭门不出和孤立的生活状态。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生活烦恼等也容易诱发失智症。尤其是精神抑郁,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,会大大增加失智症的发病几率。
可以适当的让老人尽可能多的参与社交活动。但是必须要征得老人的同意,当老人不愿意参加的时候,不应该强迫老人与他人接触,特别是已经患有失智症的老人。从生理上,社交互动确实有利于刺激大脑功能区,从而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进程。但是长辈的心理感受同样重要,不然会让他们更加容易收到抑郁、焦躁等负面情绪。
预防失智症,是一项漫长的工程,我们也可以从小做起。上面提到了失智症危险因素也包括社会孤立、教育不足、运动不足、抑郁、吸烟、听力障碍等。那么,如果在少年时期就加强教育,形成强壮的神经网,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“大脑是由很多的神经细胞构成,这些神经细胞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特定的神经网,然后开始运作思考。一般认为大脑神经网完善的人,即使罹患大脑疾病,其大脑机能衰退速度和程度也会相对较为缓慢”
王吉彤博士表示让孩子在读书时期多受一些高等教育,可以延缓失智症发病年龄的推迟,更甚至预防失智症的发生。

【上一篇】 老人“三不”养生经
【下一篇】 当前中小型养老机构该何去何从?
相关资讯
- 2024-2025年海南三亚湾乐天养老公寓候鸟康养价格24-09-25
- 三亚养老公寓怎么选?24-10-08
- 2023-2024年海南三亚湾乐天养老公寓候鸟康养价格24-08-27
- 2021-2022年海南三亚湾乐天至亲公寓候鸟过冬开始23-01-25
- 2022-2023年海南三亚湾乐天至亲公寓候鸟康养开始22-12-06
- 传统老年人高储蓄少消费的原因23-10-22
- 为什么老年人舍不得花钱23-10-22
- 什么是养老护理员?23-10-21
-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介绍23-10-21
- 老年人当防抑郁症23-10-20